当前位置:莫阑珊>女生耽美>北宋穿越指南> 0062【王霸道】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0062【王霸道】(2 / 3)

王安石糅合孔子、孟子、荀子思想,主推中庸,杂王霸道而行之。

为了彰显诚信,提升自己威望,齐桓公归还土地,晋文公退兵罢战,这些在王安石看来,不是王道,而是霸道。因为他们在假仁假义,退兵还土都是为了自己。

真正的王道,真正的仁义,是齐桓公、晋文公把地盘吞了,让那里的百姓过得更好!即便对自己的声誉有损,却能够惠及于民。

中庸就是王道,王道就是中庸。以造福天下百姓为出发点,王道和霸道互相调和使用,这就是王安石的治国理念。

只要对天下百姓有益,便做坏事背上骂名也可以。

想做到中庸,真的好难啊,朱铭忍不住叹息。

王阳明的心学,其实也是中庸之道。王安石的新学,同样追求中庸之道。可这玩意儿,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判断力,否则强者会变得刚愎自用,弱者会逐渐屈服于现实。

借着火盆的亮光,朱铭拔出宝剑,在甲板刻画“中庸”二字。

不知何时,向知县来到朱铭身后,盯着甲板上的字说:“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。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贼寇当前,贤侄还在研究天地大道?”

“怎么做到天人合一?”朱铭回头问。

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,就是天人合一,而非世人所误解的和稀泥。

向知县摇头苦笑:“难,人都还没弄明白,俺不知天道哪里去求。”

朱铭指着自己的胸膛说:“天心即我心,天道该在心里求。”

向知县品味一番,居然听懂了,安慰道:“都是些不义之财,杀的也是恶贯满盈之人,贤侄又何必纠结于此?”

竖子不足与谋,朱铭懒得再讨论这个问题,拱手说:“多谢县尊赐教。”

朱铭的矫情与纠结,是怕迷失自我,被权力和金钱所侵蚀。

想不通,那就不想了。

今夜之思,也有收获,朱铭确定了自己的行事风格,即践行王安石的王霸论。

治国如此,做人也如此。

王安石虽已故去,却平白多出个虚空弟子。

移船靠岸,朱铭握剑站起,接下来该行霸道事了。

朱铭带着三十多个弓手,明火执仗闯入村中。遇到茅草屋,立即冲进去,抓起村民就说:“官府剿贼,你来带路,去村中最大的宅子。事情办好了,重重有赏!”

村民吓得浑身瘫软,几乎是被拖着走的。

这处村落极为穷困,规模远远小于上白村,难怪祝宗道鸠占鹊巢也没人发现。

村中最大的宅子,面积只有老白员外家的三分之一。

接下来的战斗没啥好说,甚至不能称之为战斗。三十多个弓手,翻墙爬入,都冲进内院了,里面的人才开始惊恐呼喊。

一番逼问,找出地窖。

向知县带来的两个忠仆,连忙提着灯笼,去地窖里清点财货。

祝宗道从造反那会儿开始,搜刮的财货都在这里。当然,这期间也花掉了不少,比如购买粮草维持造反部队,招安的时候还暗中贿赂官员,又在县城置办大宅享受生活。

一直清点到第二天上午,老奴拿着小本本说:“相公,除了铁钱,还有金银钱,共计四千四百九十二贯有奇。另有县城店铺一间,乡下各类田产一千余亩。这些田产,多为隐田,只有购田白契,没有官给田契。”

“好好好,这厮真有钱啊!”向知县大喜过望。

接着又有些发愁,该分多少给朱铭呢?

分多了,自己不开心。

分少了,朱铭不满意。

左思右想,向知县决定拿出两百贯给朱铭。再给今夜办事的弓手,每人一贯做封口费。

嗯,他觉得这样非常妥当。

向知县从地窖里出来,把朱铭单独拉到一边:“朱贤侄,贼寇留下的财货虽多,俺却还要拿出来填补赋税缺额。俺也是分不到几个的……”

没等向知县说完,朱铭就拱手道:“县尊容秉,此处财货,在下分文不取。”

“嗯?”

向知县并不因此高兴,事出反常必为妖,他拿不准朱铭想要啥。

果然,朱铭的胃口,比他想象中更大:“黑风寨周边百姓,皆为匪民也。贼寨易取,贼心难消,在下愿为县尊分忧。”Πb.γ

向知县皱眉道:“不妨说得明白些。”

“黑风寨,还有山下村落,包括茶山,我全都要了!”朱铭当即说得够明白。

向知县心头一惊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