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莫阑珊>女生耽美>北宋穿越指南> 0255【第二基地·金潭村】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0255【第二基地·金潭村】(2 / 3)

说。

“造纸可利教化,五个捞纸工不算什么。”闵文蔚欣然同意。

只借五个造纸工用一年,当然是让他们带徒弟。多给点工资,就可让他们倾囊相授,反正今后不在同一个工坊,不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父。

……

文鸾带着妹妹,跑来参观工地,提出疑惑说:“竹纸能用我知道,可真能大量制造?”

“应该可以。”朱国祥道。

北宋当然有用于书写的竹纸,比如米芾《珊瑚贴》,便是以竹纸所书。但因为工艺不成熟,用料非常苛刻,且纸面还能看到许多竹筋,质量过低且无法大规模生产。

文小妹说:“若能把竹纸造成皮纸那般,先生必为天下士子所尊崇。”

“等传播开来还得几十年。”朱国祥笑道。

朱铭在东京改进印刷术,时至今日,新型油墨倒是传开了,而且传播十分迅速。

但铅活字依旧停留在东京,甚至都还没传到洛阳。这玩意儿前期投入太大,只有少数商贾愿意尝试,且制作一套活字用时也长。

不过,官方非常给力。

以蔡京为主导,重新编订王安石的著作,用标点符号进行断句,已经批量印刷了好几部。

这是在占据制高点,蔡京通过掌控王安石著作解释权,用以巩固自己新法领袖的地位。

接下来,蔡京还要编订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等经典。完全按照王安石的理解,给这些儒家经典标点断句,继而掌控所有儒家经典的解释权。

洛阳那边被盯得紧,江南士子也不敢造次。

但是,已经有大儒从偏远地方下手。他们暗中合作,对儒家经典断句,然后去四川、福建制作活字,估计明年就能印刷出来。这种行为是非法的,因为跟新学断句有冲突,只能在地方上悄悄进行。

一旦被举报,很可能牵连许多人。负责印刷的书商,至少也是流放罪名!

反正特别扯淡,就连朱铭都没料到,他改进的活字印刷术,居然是通过党争来加速传播。

而且接下来几十年,学术争端会愈演愈烈。

以前没有标点断句,儒家经典都长一个样。有了标点断句,不同学派得打出狗脑子来,都会说对方看的书有问题。

“相公,俺们来了!”

几个大明村的村民,拖家带口来到金潭村。

朱国祥点头说:“来得挺快。我已将金潭村编定保甲,从本地村民当中,选出了四个保长。田三过来做村长,平时解决村民纠纷,但不要管得太严,毕竟你们是来外户,多听听几位保长的意见。”

“是,俺记下了。”田三忙说。

朱国祥继续安排:“余勘担任书手,管理钱粮账簿,顺便组建村学,教村里的孩童读书。”

“是!”

余勘是孟昭给招进大明村的,一直属于孟昭的副手,现在终于能独当一面。

朱国祥又说:“刘师道管理造纸场。”

刘师道是刘师仁的兄长,刘师仁如今跟在朱铭身边做秘书。刘家是大明村识字最多的家族,当然要好生使用,今后朱家父子能做大,刘氏必然兴旺起来。

朱国祥说道:“邓夏,你负责训练金潭村的村勇。这里人口不多,训练两个鸳鸯队即可,而且他们比较忙碌,操练时间不要跟大明村比。等张广道再弄些百姓过来,慢慢增加村勇人数即可。”

“俺听相公的!”邓夏兴奋无比。

灾情结束之后,汉中这边渐渐恢复,也有少数灾民逃进深山做匪寇。

陕西河东之地,却是遍地盗贼。

那里太惨了,跟西夏打了好几年,老百姓本来就困难。今年先是旱灾,接着是洪水,然后又遇到大地震接二连三的灾情,让好多百姓都活不下去。

即便朝廷疯狂招募青壮做厢军,用以补充对西夏作战的兵力损失。但总有些青壮没被招募,也有青壮做了厢军,却受不得压迫而逃走。他们三五成群劫掠地方,还有不少逃进大山。

张广道走私一趟,至少能带回上百个陕西流民。

不是不能带回更多,而是粮食撑不住,还得细水长流慢慢移民安置!

河北才是真的乱,黄河决口,数百万人受灾。大量百姓死亡,没死的也失去生计,官府根本没法管,只能看着遍地贼寇肆虐。

讲一个冷知识,梁山好汉是在河北壮大的……

宋江团伙的大部分头领,不管他们老家在哪里,都是先在河北做贼寇。宋江已经开始小打小闹,其初期创业环境,便是黄河泛滥之后的河北,通过流窜作案结识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