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 11 章(1 / 2)

发现周围人看自己的眼神都不对劲了,庄母急切地狡辩:“我就打了两下,没用力!”

然而她刚当着大家的面打了庄大嫂,又有庄大嫂的话作证,谁也不信她没用力。毕竟庄大嫂可是跟着庄母过来的,如果不是庄母太过分,她可能这么说吗?

打孩子的人家不少,但为了点鸡毛蒜皮的事情打到孩子不愿意回家的,绝对是十里八村头一个。

最初说话的老太太叹了口气:“可怜的孩子。”

其他人也一脸同情,本来是过来看热闹的,现在才发现竟然有这么过分的人。

庄母眼看这些人的反应越来越激烈,害怕有人动手,连忙带着两个儿子离开,离开之前还跟庄菱放狠话:“有能耐你一辈子别回家!”她还真就不信了,离了婚的庄菱不回家还有地方去,别看这几天在外面,过两天试试,他们大队马上分地,刚结婚就离婚,庄菱的户口只能挂靠在齐家大队,想分地只能回他们大队。

庄母想着,催促两个儿媳妇:“快走,在这愣着干什么?知不知道丢人?”看两个儿媳妇哭哭啼啼的,越发觉得不顺眼,“快过年了哭什么?家里的财气都是你们哭没的!”

本来现在就能把庄菱带回去,现在因为两个儿媳妇,要等分地才能把庄菱送过去,一想到耽误个把月拿不到钱,庄母看两个儿媳妇更生气了。

庄母离开后,庄菱撑在扶手上的胳膊猛地松开,整个人瘫软下来。

老太太惊呼一声:“快把人扶起来!”

几个离得近的妇女赶紧过去,扶起椅子上的庄菱,看旁边几个青年一个个都愣着,没好气道:“愣着干什么?快过来搭把手,把人送家去。”

天可怜的,都气晕了,怪不得不愿意回家,这平时得受了多大的委屈。

林承水心中担忧,但并没有第一时间过去,而是停顿了一下,直到第二个人催促才走过去,直接打横抱把人抱起来,三步并两步进了家门。

被庄菱叮嘱不要出门的林桂芳听见外面动静不对,担心庄菱吃亏,停了火出来看怎么回事,就看见了林承水抱着庄菱进来,立马问:“这是怎么了?承水,小菱怎么了这是?”刚才还跟她说聊几句就回来,这会怎么晕过去了?

跟在林承水身后不远的老太太小跑着过来:“卫兵娘,快去卫生所喊大夫过来,这是被气到了!”平时大家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自己去卫生所拿药,但庄菱都晕了,再送去卫生所也折腾,不如喊大夫过来。

“我骑车去。”齐建军回了句,转头出门,回家骑了自行车去接大夫。

齐家大队的卫生所距离林桂芳家里有点远,骑车确实快一些,看齐建军去了,其他人都松了口气。

林承水在其他人看不到的角度冲着林桂芳使了个眼色,后者这才放心。

刚才外面看热闹的人不少,只是在别人家,不好都进来,况且庄菱年轻,最后只有老太太和她旁边几个帮忙的妇女跟进来了。

林桂芳倒了两碗水,一碗递给老太太,一碗自己端着,喝了一口润润嗓子,叹气道:“刚才小菱拦着不让我出去,怕我在她妈手里吃亏,我寻思着怎么能吃亏,原来是她知道她妈的脾气。”

“得亏你没出去,不然那几个人真会动手,都差点打了庄菱同志。”老太太形容了一下刚才的场景,摇头道,“就没见过这样的人,在外面说打就打,说骂就骂,这还是亲妈呢。”

“这孩子也可怜,前两天跟大虎离婚,按道理我不该多管闲事,但看孩子实在是太可怜了,想着家里空着也是空着,就让她借住几天。也幸亏心软了,不然没地方去,在外面要挨冻。”林桂芳说着擦擦眼,“三婶,我是看她跟我年轻时像……”

一个大队都沾亲带故的,老太太算是他们那一辈年龄不小的一个,今年七十多了,大队年龄这么大的人不多。

“我明白,我明白。”老太太抓着林桂芳的手,心疼道,“是跟你年轻时似的,不过性格硬气,被亲妈气晕了,人走之前一点怯没露,硬撑着一口气。”

老太太身后一个中年妇女插嘴:“不是说承水把人接过来的吗?”

“谁这么说的?”林桂芳一脸诧异,“承水的性格你们又不是不知道,什么时候往家里接过人?前几年大队知青住不开,承水都不让往家里带,那可是有补贴的。”

刚才说话的老太太点头:“我就说承水不是那样的人……”

林桂芳一愣,看向老太太:“哪样的人?三婶,外面有人说承水?”

中年妇女道:“外面都说承水看上人家了,才把人接过来的,还说就是结婚那天跟……”中年妇女正说着,被身后一个年轻的小媳妇用胳膊肘拐了一下,这是人家亲姑姑,也不能什么话都说。

中年妇女也反应过来了,讪讪道:“也没什么,反正就是乱说了几句话。”

林桂芳急了:“这怎么可能?结婚那天承水都没过去,他一直不喜欢去大嫂家,除了大队长让他干活,平时哪都不去,也就那天看大嫂又跟当初那样……这才帮忙骑车送了下。”

老太太安抚林桂芳:“没事,现在这都说清了,就没什么了。”

“二嫂放心,我们都知道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