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绕不开(1 / 2)

简单打个比方。

如今出征在外的八个集团军,就相当于一把利剑。

不过,当战事停止之时,利剑的锋锐之气却会令人如坐针毡。

至少除了萧天阳外,便没有第二个人不对在外征战的八个集团军心生畏惧。

当然,如今战事频发,八大集团军也不可能在当前阶段威胁到皇城的统治。

可如果当前的战争结束了,又会如何?

现实中有一些事情需要走一步看一步。

此外,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走一步看三步的事情。

例如兵部的威慑力,就必须趁早提升上来。

不求超过在外征战的八大集团军,可却绝对不能任其为所欲为。

只是天武皇朝出建不久,再加上萧天阳对各大集团军都有绝对的掌控力。

兵部的真正作用被隐藏了起来。

同理,第二层意思也就顺势成为其外表的掩饰。

简单来说,兵部当前扮演的角色便是筹划,后勤,补给三件事。

倘若套用上述比喻方式,那意思就更加明确。

剑鞘就不仅需要收敛利剑的锋芒,更需要会养剑,修剑,强剑。

养剑代表能从某个层面影响军队的某项行动。

修剑象征军队从前线退下来之后,兵部能以最快速度使其恢复战斗力。

而强剑则是需要用各种手段强化前线军队,例如武器和消耗品的供给就很重要。

天武皇朝短时间内,不可能没有战事发生。

因此,第一个作用也就对有意地隐藏起来。

当然,聪明人也能知晓萧天阳要表达的意思。

其中就包括被萧天阳直接任命的八个集团军统帅。

之前的制衡手段,就让他们内心产生抵触反应,如今就更不会胡思乱想。

相反,萧天阳的动作才真正让他们放开手脚在前线打仗。

从萧天阳觉悟至今,他总共下达过两项针对军方的政策。

其一,新建的三个集团军获得了他的间接帮助,其威势已经不弱于老牌部队。

其二,兵部虽仅有建议权,可他们也从侧面左右了集团军在前线裁定战事的特权。

明面上是打压,实则却是制衡。

然而,真正的意图却是保护和信任。

李靖等人的崛起虽离不开其帮助,可说到底也是他们自己争气。

如果他们打不了胜仗,那不管萧天阳怎么扶持,他们也不会有当前的声望和威名。

而兵部在萧天阳的暗示下,也从未有过越权行为。

换言之,即便他们有心,结果也会令其无力。

因为,他们制定的计划是否被前线统帅所采纳,其实也不会影响最终获取的贡献值。

兵部的计划审核非常严格。

尉缭又是一个善谋之人,如何会让过不了眼的计划通过。

可如果计划被盖上了通过的印章,那贡献就会被定下来。

不管前线统帅是否修改其计划,最终都不会影响制定计划者的贡献值。

倘若计划被采用,且前线集团军获得胜利,那便会有额外的贡献值作为奖励。

反之,若计划不是因为执行而犯错,那计划的设计者就会受到与损失相当的惩罚。

否则谁都可以参与其中的话,那兵部的几个管理者就不可能闲得下来。

毕竟,抱有试一试太多的人绝对不在少数。

因此,必须得有才华与信心之人,才敢主动向上递交的计划。

至于前线集团军的功劳,则是有第二套计算方法。

其实,说白了就是虽身处同一个体系,可其内部却有两套奖励机制。

只要两者的利益不冲突,那兵部和集团军就不可能会主要层面上爆发冲突。

兵部不能失去集团军的支持,否则他们就是无牙的老虎。

而集团军也不能失去兵部的统筹,要不然他们在庙堂上就会是势单力孤。

户部和兵部是当前六部内,萧天阳最为看重的部门。

因为他们的每个决定,都关乎天武皇朝和前线士兵的去向。

萧天阳先得探探他们的口风,然后才能最终把计划定下来。

毕竟,严格意义上来讲,范蠡和尉缭的决定则是要比丞相府更贴近现实。

至少要执行该计划,萧天阳就被人绕不开他们。

除非撤掉他们,然后换别人上。

可除非萧天阳吃了脑残片,否则就干不出如此蠢事。

因此,当萧天阳在御书房内阐述计划时,两人的表现也要更认真一点。

当然也不是说萧何等人不认真。

只是相比较之下,态度有所不同而已。

范蠡沉吟片刻,说道:“回禀皇上,如果要打持久战,那必须得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。”

“比如说攻打元素大陆。”

“前期在受损,可后期收获却让国库有了将数字转正的机会。”

“神界也一样。”

“前期的拉锯战,让我方的各项物资都非常吃紧。”

“特别是为了生产各种消耗品和维修装置,斗罗大陆六成以上的金属全流入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